发布日期:2017-01-24 13:30:38 阅读次数:
0
分享到:
梅兰芳(1894-1961)名澜,字畹华。原籍江苏泰州,出生于北京梨园世家,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,名列中国京剧“四大名旦”榜首,曾两度赴日本、一度赴美国、一度赴前苏联演出,使中国京剧走出国门,而他自己也成为蜚声世界的表演艺术家。
梅兰芳的徽州情结,主要来自他对“京剧之源”徽剧的高山仰止之慕与振聋发聩之评。梅兰芳对于“四大徽班”进京之于中国京剧的意义一直给予高度的评价,对于徽剧实乃京剧之根源的史实也一直给予充分肯定。梅兰芳说:“京戏能够发展到今天的地位,由于‘四大徽班’创业的几位领导人,不断地艰苦奋斗与互助,奠定了京剧百年基础的功绩,是不可磨灭的”。梅兰芳在《东柳垂青》一文中写道:“年轻时常听老辈说,在‘四大徽班’尚未进京、皮黄调未盛行前,中国流行的曲调有:南昆、北弋、东柳、西邦,而青阳腔又曾与徽州调并称为‘天下时尚南北徽池雅调’及‘青阳时调’,(是徽剧的基础)(见明刊《大明春》、《词林一枝》)”。1959年春,安徽省徽剧团在北京演出《水淹七军》等戏,受到梅兰芳的赞扬,他郑重指出:“京剧的前身是徽戏。京剧要寻自己的祖宗,看来还要到婺剧、徽戏中去找”。关于这一点,在安徽省文化厅为了将“徽剧”申报为“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”而拍摄的题为《徽剧传奇》的申遗专题片中,就有采访梅葆玖谈梅兰芳与徽剧之关系的一大段内容。
关于梅兰芳对于“四大徽班”的情结,有一则信息是鲜为人知的,这就是:梅兰芳的家族中,竟然有两位亲人就是“四大徽班”的主要成员。梅兰芳的祖父梅巧玲先生,曾学艺于昆曲名师杨三喜、皮黄行家罗巧福门下,京昆俱佳,扮相俏丽。非常有意思的是,他竟然就是那鼎鼎大名的清朝“四大徽班”之一——“四喜班”的班主,常被选入清宫内廷承差;而梅兰芳的外祖父杨隆寿先生,则为著名皮黄武生演员,在清末时期有“活武松”、“活石秀”之称。曾创办小荣椿料班,培养了杨小楼、程继仙等一批著名皮黄演员。非常有趣的是,他也长期在梅巧玲掌管的“四大徽班”之一——“四喜班”里演唱,晚年又转入“四大徽班”的“三庆班”。
1958年3月18日,梅兰芳借率领梅剧团来安徽省会合肥市公演《贵妃醉酒》、《霸王别姬》、《宇宙锋》等代表剧目的机会,亲自观看了安徽省徽剧团表演的《水淹七军》等徽剧的代表剧目。观看之后,感慨万端地说:“我终于在京剧的娘家安徽,观看到京剧的根源——徽剧了”。
在梅兰芳的徽州情结中,还有一则原载于1931年上海《新闻报》的“梅兰芳与徽州拓馃”的真实故事相当有趣。故事说的是:1931年,地处上海市延安东路大世界附近的著名徽菜馆大中楼徽菜馆,为适应食客求新的消费心理,在主营汤面、菜肴的同时,又聘了几位徽商妇兼营徽州拓馃。徽州深山区的自然条件促使徽州的先辈们过着那骡马阵阵、肩扛人挑的时代。男人们为了生存,常常翻山越岭把山区的土特产品挑出大山,再把外面的生活用品驮进大山,出一趟门就要很多天。女人们为了家里男人能在路上不挨饿,就想方设法制作不容易变质的食品:用家里的干菜做馅,用面做皮把干菜馅包在里面,放在铁锅里面用温火烘烤,就变成了又香又脆,保质期又长的拓馃。久而久之,徽州拓馃成了一道名小吃。
徽州拓馃上市时,特地请来上海《新闻报》著名的专栏记者大造舆论。果然,徽州拓馃刚上市,就备受欢迎,甚至还惊动了当时红极沪上的京剧名旦梅兰芳先生。他慕名来到大中楼徽菜馆,指名要品尝那从未听说过的徽州拓馃。品尝过后,居然兴犹未尽,又乘兴欣然挥毫,应邀为该店题写了“徽州拓馃,古风古味,名不虚传”的赞语题词,装裱之后高挂于大堂壁上显眼处。从此,上海大中楼徽菜馆生意兴隆。并且其他徽州旅外徽菜馆里,也增加了徽州拓馃这一土新品种,,使徽州拓馃成为一道名点登上了宴席,并以这则“梅兰芳与徽州拓馃”的趣事谈资,为食客、美食家们助兴、添味、增趣。